社保缴纳低基数是多少 退休后个人每月能领多少钱

缴纳社保低基数是多少退休后个人每月能领多少钱

一、养老金领取条件:

1、到达法定退休年龄,并按照法规办理退休手续;2、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5年。累计缴满15年是领取养老金的重要条件。如果没有缴满15年,大多数人只能申请延长缴费或者转入城乡居民养老社保了。

二、最低基数交15年社保,退休能领多少钱?

目前全国统一的职工养老保险计算公式:

养老金=“个人账户养老金”+“基础账户养老金”

1、个人账户养老金=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÷计发月数(139个月)。

这部分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,缴的越多,储蓄额越多。

2、基础养老金=(社会平均工资+本人指数化工资)/2*缴费年限*1%。

本人指数化工资自己的工资/社平工资*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,所以基础养老金=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(1+本人平均缴费指数)/2*缴费年限*1。

举个例子:

45岁的保先生,每个月按最低档次交社保。2019年,北京的社平工资为7855元。一般在养老保险上,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承担的缴费比例为20%。其中只有8%能够进入个人养老账户,其余的12%是要进入社会统筹部分。

于是我们可以计算出,保先生每个月要交的养老保险是这些:

养老保险缴费=7855*60%*20%=942元

假设社会平均工资一直按5%的速度上升。

那么保先生在60岁退休时,个人账户一共累计缴纳了10.7万。

在退休的第一个月,保先生领取的养老金是:

个人账户养老金:10.7万/139=770元

基础养老金:7855*(1.05^15)(1+0.6)/2*15*0.1%=196元

两个账户加起来,第一月合计领取的金额就是:966元。

可以看出,如果在一二线城市,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按最低档交15年社保,退休后每月也就只能拿1000元左右。15年后,如果仅靠这1000元,维持体面的养老还是有一定困难的。

小编看来,如果一直按最低档次交养老保险,而且只交15年,未来能够获得的养老金有限。

养老金领取原则是“多缴多得,长缴多得”。因此,如果要想退休之后拿到更多的钱,多缴长缴必不可少。

因此,如果希望在退休后还能保持体面的生活,建议灵活就业人员在自己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长缴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